【媒體報道】證券時報:實探吉林省肉牛產業(皓月集團篇)
發布日期:2023-05-06 13:33:425月5日,《證劵時報》對吉林省肉牛產業進行了整版的專題報道,文章分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聚焦報道,其中包含“快速發展的肉牛養殖業”“牛羊交易推動產業發展”“精深加工提升肉牛產業附加值”等。
在前期調研取材期間,證劵時報記者駐廠皓月集團3天,對皓月集團進行深入了解,記者對皓月集團的發展現狀高度認可。
《證劵時報》對皓月集團的相關報道如下:
“4月28日5點40分,長春市的戶外溫度為11°C,天空中飄著蒙蒙細雨,位于長春市綠園區西湖大路的皓月牛羊交易市場已經非常熱鬧。走進市場,可以看到很多來自吉林省四平市、遼源市、白城市的運牛車輛,吽吽的牛叫聲此起彼伏,一些買牛、賣牛的人正在商談交易。
該市場是國內規模最大、設施一流、上市量最大、影響面最廣的專業化牛羊交易市場之一,每逢周二、五、日為集日,單集上市量達1萬余頭,是東北乃至全國最大的牛源集散地。
凌晨2點多,四平市梨樹縣郭家店鎮的農民王玉成就來到了市場。“農忙時種地,農閑時養牛。這次出售的12頭肉牛都是5個月之前從市場買的架子牛,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喂養已經達到了出欄標準。此外,家里還有20余頭育肥牛。”王玉成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王玉成說,相比豬肉價格而言,牛肉價格相對穩定,風險也要小很多。雖然這兩年牛肉價格有所回落,但是飼養肉牛仍有利可圖,能夠增加農民的收入。
與王玉成有所不同的是,來自公主嶺市的朱洪達這次來到牛羊交易市場的目的是購買母牛。“家里已經養了幾十頭牛,這次準備購買10頭母牛,剛剛已經以1.3萬元至1.6萬元不等的價格購買了4頭形體較好的母牛。”朱洪達說。
朱洪達算了一筆賬:按照購買的10頭母牛能夠生下5頭母牛犢和5頭公牛犢,10頭的售價可以達到11萬元左右,扣除大約4萬元的飼養成本,利潤可以在7萬元左右。“對于農民來說,這顯然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很多在企業上班的人一年也未必能賺到7萬元。”朱洪達笑著說。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除了長春市皓月牛羊交易市場外,吉林省其他地區也已相繼建立肉牛交易市場。例如,榆樹市五棵樹鎮漢夏黃牛交易市場成立多年,在全國頗有名氣。2022年7月4日,吉林市轄內的樺甸市永盛牲畜交易市場正式開業運營。今年4月25日,吉林省梅河市康大營鎮牛交易集市正式開集。
吉林省相關市縣建立的大型肉牛交易市場,解決了區域內農民賣牛難問題,降低了農民賣牛成本,同時還將進一步促進吉林省成為國內重要的肉牛集散中心,對于加快推動吉林省肉牛產業發展作用明顯。”
……
“吉林省現有的一些肉牛屠宰深加工企業已經頗具規模。以長春皓月為例,該公司生產能力為年屠宰肉牛100萬頭、羊200萬只,是首批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目前已經形成橫跨畜牧養殖業、飼料加工業、食品加工業、大健康產業、制革業、有機肥業等六大產業為核心的肉牛全產業鏈現代化的發展模式,是中國乃至亞洲地區聞名的肉牛加工企業,也是中國重要的優質牛肉出口基地。
據長春皓月品牌市場總監王巍澤介紹,長春皓月通過精深加工將一頭牛的牛肉、牛血、牛骨、牛皮、牛臟器等等“吃干榨凈”全部應用,使一頭活牛加工后平均產值達到5萬元以上。高檔雪花牛肉、補血、補鈣保健品、牛心包膜加工生物瓣膜應用于人體心包膜替換等等,尤其是皓月自主繁育改良的高檔沃金黑牛新品種,每頭綜合加工后產值15萬元以上。“預計到2025年,長春皓月年屠宰肉牛能力可以達到200萬頭。”王巍澤說。”
通過此次報道,讓中國證券市場和資本市場更好的了解到皓月集團的肉牛產業發展現狀及吉林省肉牛產業經濟的政策和方針。
作為重點龍頭企業,將持續推進“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建設工程,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提高員工技術水平和業務素質。要不斷開發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新能源等;不斷改善生產經營條件;不斷改進管理體制;不斷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在畜禽種業、養殖規模、屠宰加工、肉牛品牌和營銷市場等方面做優、做精、做大、做強,為吉林省畜牧產業做出貢獻。
提示:
《證券時報》創立于1993年,以報道證券市場為主,兼顧經濟金融信息,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
是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的全國性財經證券類日報,是中國證監會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中國保監會指定披露保險信息、中國銀監會指定披露信托公司信息的報刊。
創刊以來,《證券時報》充分發揮地處深圳特區、毗鄰港澳的優勢,銳意改革,勇于探索,形成快捷、資料統計翔實豐富、市場評析獨到深刻、版式新穎富有現代感等特點,逐步成為了信息披露權威。
是中國1800余家上市公司,6000余家各類證券經營、咨詢及研究機構、上千萬家企業公司決策人、數千萬個人投資者及海內外關注中國經濟發展的各界人士,每日必讀的報刊。